艺考“热”,有多热?现在每年的艺考生有100万/人次左右,然而仍然有不少同学和家长对艺考存在一些认识误区。
一、艺考是一种捷径?
这是一个很常见的误区,很多人都给艺考贴上“低分上大学”的标签。不可否认,参加艺考确实会降低高考文化课的分数要求。但仔细分析可以知道,艺考其实只不过是高考的另外一种形式,艺考生需要专业课和文化课都过线才能考上大学。
不能只是因为艺考生的高考录取分数线比文化生低,就说艺考生是“低分上大学”,在学习艺术的这段时间也是很累很苦的,每天都要进行专业课和文化课的双重学习,在精神上也要承受很大的压力,艺考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容易。而且,现在每年的艺考生文化分数线在不断的提高。所以说,艺考只是换了一个考试形式,它并不是捷径!
二、只重视联考,不重视校考?
不仅是家长,还有很多考生会有这种想法。认为联考是全省艺考生进行排名考试,竞争很大,而校考的院校很多,每个院校报名的人数肯定比联考少,所以竞争没有那么激烈,联考之前一刻也不敢松懈,临到校考前只突击一下就可以了。
其实校考难度并不比联考低,甚至说好的大学校考难度比联考要高出不少。联考不是选拔性考试,是对考生的基本功底的考核,而校考是针对来自全国的所有艺考生中选拔.优秀的。
虽然报名人数远比联考少,但你要明白,联考是分考不可的,它具有强制性。国内较好的艺术院校都是以校考成绩作为录取标准的,所以校考是考生通往..大学的关键途径,一定要重视校考。
三、联考只要过本科线就行?
虽然二本院校和部分一本院校承认省统考成绩,但是不代表只要联考过了本科线就一定可以录上二本院校。部分省份的艺考生通过统考本科能达到80%,而文化好的其实不少,这种统考大圈相比校考小圈竞争更为激烈。所以要单靠联考成绩去录取学校除非是专业文化都比较拔尖,否则稍微热门一点的二本学校都不可能挤进去。
四、校考院校,报得越多越好?
每年校考考试的时候都有一些考生奔波在全国各地,考完在本地有考点的学校,还要逐个去校本部进行考试,有的甚至报考二三十所学校,认为考的学校多,过关机率就越大,.后的选择也就越多。
错!错!错!其实校考通过并不是几率问题,每个学校几乎都会考察艺考生的综合能力,只要功底扎实,怎么考都能通过,功底不扎实,考多少都是枉然,而且每天忙着考试,考生几乎没有时间练习专业课,并且让身体和精神双重疲惫。这样非常不利于发挥出考生的.佳水平。
建议考生还是选择阶梯报考方式,每个层次的学校挑两三所,拉开层次才是.合理的。
五、好的学校不好考,知名度低的学校随便上?
我奉劝各位考生和家长,在报考前一定要认真查看学校的招生简章,这是很多考生都存在的认识误区,都是在经历过后懊恼不已。许多地方院校在外省的招生计划都很少,那些考不上好大学的考生,为了有个学上,都卯足劲的找知名度较低的院校报名,这些学校的报名人数大多都在两三千不等,所以能被录取的比例特别低。
六、进入大学再转到非艺术类专业?
教育部早就有明确规定,艺术类考生录取后不得转入普通专业学习。因此,艺术招考不会成为部分考生进入高校的“敲门砖”。
对于艺术类专业之间,比如从绘画转到设计,虽然原则是可以,但是各个高校的规定不同,转专业相当麻烦,名额限制特别苛刻。各位.好就在填报志愿时候选择好自己的专业。
七、无论如何,你都不会复读?
这是应届生.容易有的想法。我们要知道,谁都不愿意复读。但是在每年的高考考生中,总会出现不少复读生,她们中不乏有人顺利被大学录取。因此不是我们愿不愿意复读的问题,而是我们适不适合复读的问题。
我认识个女孩子,一心想要考中戏,能力有,但每年的运气总是差了些。复读三年,一直没有放弃,.终被中央戏剧学院音乐剧系录取,跟我们讲考了三年,考场的考官都认识她了。
所以,要想做复读生必须了解个人专业及文化情况,个人的专业情况以及文化成绩是需要思考的重中之重,只有客观仔细的分析自己的情况做出的选择才不会过于偏激!一股脑的发热想复读,整天晃晃悠悠把一年又这么熬过去,复读是没有意义的。
以上就是考生和家长经常陷入的对艺考的认识误区,希望大家引以为戒。也希望大家正确看待艺考以及合理备考!